色彩风格

“我心服口服!”锦旗背后的九次接访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7-08      

  “尽管之前都没有受理我的请求,但是你们每次都能把道理讲透,工作再忙也会为我答疑解惑,还一直开导我、关心我,我心服口服,打心底感谢你们,我要为你们的服务点赞!”近日,市民王先生将一面写着“接待热情细致,司法严肃认真”的锦旗,送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手中。

  这面锦旗背后,是一场历时半年、历经九次来访、十数次来电的接访历程。

  时间回到今年二月初。王先生首次踏入武昌区检察院检察服务中心,申请对其作为被执行人的民事案件进行执行活动检察监督。接访人员李仲茂、叶文讯认真审查材料并核实案件情况后,发现该诉求不符合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受理范围。

  “你们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,怎么不能监督呢?” 心急如焚且焦虑不安的王先生并不这么看。

  面对王先生的不解与焦虑,接访人员并未简单告知结果,而是耐心释法说理。接访人员首先介绍了检察机关民事监督的基本原则和精神,然后结合信访人的诉求,对照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、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规范、以及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,逐条逐句为信访人解读,详细告知其不予受理的具体依据和理由,又和信访人坐在一起查阅资料,共同研判信访人涉及的民事案件,尽心尽力为其提供权利救济方面的法律指引。

  一句没听懂就再讲一遍,一处不明白就换成“大白话”多说几句。这份耐心细致最终赢得王先生当场认可:“第一次有人认认真真听我讲了这么多话,还对我的每一个问题都作了详细回答,非常专业!我相信检察官的话!”

  基于这份信任,此后半年,随着案件诉讼进程推进,王先生还多次来访来电,接访人员始终热情真挚、耐心细致,每一次都认真审查、专业答复。半年过去了,王先生也被接访人员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,为了表达感激之情,便有了开头温馨的一幕。

  “对不符合监督受理范围的,不能简单地将审查结果一告了之。接访工作就得讲清法理、讲明事理、讲透情理,使群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,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,努力做到法结事结心结同步解!”谈及接访心得,接访人员这样总结。

  漫漫检察路,悠悠为民情。王先生的锦旗,是武昌区检察院接访工作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武昌区检察院检察服务中心深刻践行信访法治化要求,以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为导向,坚持依法答复与用心化解并重,精准把握司法“尺度”与服务“温度”的结合点,在法律框架内最大限度给予群众关心与帮助,将每一次的信访接待做深、做优,做进信访群众的心槛里,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法治温暖。